首页 >即刻 > 正文

中纪委机关报:遏制“以权谋房”当制度先行

时间:  2017-02-25 15:12:57   来源: 中国纪检监察报 

 

近些年,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持续深入,各类贪腐形式花样翻新,有人将其简单地总结为“一动不动”。所谓“动”是以金钱为代表,“不动”的典型则是房产。这种概括虽不全面,但在一定程度上揭开了其中的秘密。最近,中央巡视组在向一些地方反馈巡视“回头看”情况时就指出,存在领导干部以权谋房等问题。可见,“不动”的腐败值得倍加警惕。

房屋是很多人居住或改善居住的长久追求。以何种方式获取房产,折射出不同的价值取向。有的人通过奋斗购买房屋,勤劳换取的美好值得赞美;有的人却“以权谋房”,不仅是以权谋私的另类呈现,更成为一种隐蔽的贪腐方式。

实际上,“以权谋房”的腐败伴随着房屋升值的趋势一直存在。在福利分配时期,一些官员通过变通手法多占多得,将公共福利“化公为私”;住房商品化改革后,房屋的市场价格在攀升,以权谋房也愈演愈烈。近些年查处的腐败案件中,部分领导干部涉房腐败问题严重,尤其是2015年中央巡视组在巡视后发现,诸如航天科技集团、中国邮政等单位的领导人员或低价买入,或多占住房,或在分配中违规谋利。不管是以“白菜价”购买还是“空手套白狼”,房屋都成了利益交易的商品。

为何一些官员选择“以权谋房”?因为房屋作为不动产,在信息登记公示上并未完全实现互联网化。一个官员及其家人名下有几套房、登记信息如何、购房信息怎样,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显神秘,除了当事人,几乎无人知晓。所以,一些官员把房产作为侵贪对象,客观上存在制度短板。可见,要想遏制“以权谋房”就必须在制度设计上先行先试。

现在,随着大数据的发展,不动产登记制度不断完善,信息在共享基础上实现了自查和比对,违规购置经济适用房、领取廉租房补贴等“以权谋房”问题都不难发现。

遏制“以权谋房”,制度上的实践还有官邸制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》就提出,探索实行官邸制。这一制度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举措被提出来,一方面探索完善领导干部的住房保障,另一方面在制度层面上让“以权谋房”失去空间。

“安得广厦千万间”曾经是杜甫“大庇天下寒士”的梦想所在。如今,房能安居,亦是诱惑,为官者当有大梦想、大担当,用好权力,守好自我,切莫走上“以权谋房”的斜路。(理观)

关键词: 机关报 权谋 中纪委

娱乐新闻